-
【纪念改革开放征文选登五】从红庙坡村名由来到鲜为人知的昊天观
2019-01-08 14:23:30
西安市明城墙西北角的红庙坡尽人皆知,然它的名字由何而来,红庙在哪,承载红庙的“坡”又是怎么回事?却一直鲜为人知。带着这个问题,经过索骥高德,意外发现一处叫做“昊天观”的历史遗迹!
我这个在本地工作生活了大半个世纪的老西安,对西安的人文地理不敢说了如指掌,但也知之八九,而“昊天观”这个名字却闻所未闻,故决定带此好奇之心,前去一探究竟。岂料,竟被导航引进了兴中路一个灰色的小铁门,进入小门即是一条仅能一人通行,两人须侧身而过的羊肠窄巷。
在通过这条狭窄过道一半时,迎面一前一后走来两个女子,其中一人怀抱婴儿,我们相遇后都尽可能地蜷曲自己身体,唯恐与对方身体接触,但还是发出衣服的磨擦声,才勉强各自移步通过。
走到小窄过道尽北处右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支杆子挑起的杏黄色旗子高高耸立,书有“昊天观”的红色字样的旗帜和两侧的飘带在微风吹拂下不时的飘摆,似乎不经意间向来这里的人们招手致意。旗杆下方北侧,是数十米的红墙,中间有两扇红色大铁门,在我前面一位骑小黄车的男青年把单车停在大门外,推开虚掩的大门径自而入。
在门外拍了几张片片后,我也信步走进了大门,拍完门内的对联和神龛,一位中等身材,体型偏瘦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热情地用夹杂着东北腔的普通话与我打招呼后,随后便拿着铁锹走向院子东边。
我独自一人在大殿前仔细拍起了照片,唯恐有所不及之处。在游览了凌霄殿、地后宫后,中年男子和先我入观的男青年前后来到我面前,邀我进屋一坐。
话语中方知那位中年男是八仙宫派驻这里的道长,男青年是在深圳从业的西安人,利用返乡探亲之余专程来此做义工。
道长看我对历史传统文化饶有兴趣,就向我介绍了昊天观庙堂的历史及红庙坡村村名的由来,并拿出了部分资料加以佐证。
他说史料记载远在唐代贞观初年,长安城北一里就有了昊天观,明嘉靖年间因久旱祈雨有应逢甘霖,皇家拨款重修。
居住在这一带的东、西、中各个村落,皆因昊天观庙宇的红色墙体与建筑,及其正好坐落于龙首塬之南坡,故名红庙坡村。
红庙坡村位于西安古城墙西北角,紧邻西安市环城北路,出尚武门(小北门)向北过自强西路即到。
回到家,我查阅一些有关史料,得到了一些与上述相似的的记载:红庙坡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由西向东为:西村、中村和东村,村子辖11 个村民小组。有30 多个姓氏,车、白、觉、谭、马、杜、陈、黄、冯、李、孙为大姓。
村子早在唐代之前就有村民生息繁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耆民徐楫重修应天府尹王鹤撰记“先有昊天观,才有长安县”脍炙人口的话语流传至今。
据传昊天观建在红庙坡村东,气势恢宏,有玉皇、三清、老君、观音菩萨等九座大殿,其中观音菩萨庙距地十米之高,远远望去,红色庙墙格外壮观,所以被人们称为“红庙”。又因村东有一条长长的坡,村子位于坡下,后因人口繁衍,移居坡上。 “红庙坡”村的村名由此而来。《长安县志》记载清雍正八年(1730年)红庙坡村属长安县红庙廒所辖。(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当时没有市的建制。)
在古长安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叶小小的扁舟及其泛起的波澜,从一个小小的侧面佐证了我们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的人文历史是多么十分的厚重啊!
当前的城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如火如荼的城中村拆迁改造,使我们的城市改变了与时代脱节的容颜,大西安更加向国际大都市的方向迈进,令人感慨万千,可喜可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红庙坡村已成为了历史,它永远从西安的版图上消失。然而红庙坡村名已经演变为一个地域的名称,它将于赋予其几千年村名的昊天观一并成为一个地域文化,载入历史史册,永远不会消失。
目前昊天观这一如此值得发掘的历史传统文化,至今竟然默默地沉睡、淹没在一片垃圾山中,不为人知!
在游览昊天观结束后,回眸自己历年来外省市的旅游经历及参观当地文物名胜古迹后撰写编发的博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虽然我不懂道教,亦不是其信众,仅作为一个普通的西安市老市民,也应当为抢救修复,传承地域历史文化做点什么。
恰逢国务院二零一七年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适时发布,《意见》中的七大亮点中强调: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西安市莲湖区红庙坡昊天观当前的境况,正好适合以上《意见》“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抢救保护”之范围,这是多么好的历史机遇啊!
适逢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西安已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们当借这一强力东风,紧抓这个大好历史机遇,结合西安火车站北广场改造,发掘重建一批古遗址,恢复昊天观类的文物古迹原貌。一并将毗邻西安站北广场的自强西路这条原“钢材街”打造为与大明宫遗址公园相协调,东西呼应,具有历史特色的街区。相信这些古文化遗产的名胜一定能成为大西安亮丽的名片,受到中外游客更广泛的青睐和瞩目!